灸法的种类你知道多少? 中医教你艾灸的方法

点点百科 99 0

蒜苗是大蒜青绿色的幼苗,以其柔嫩的蒜叶和叶鞘供食用蒜黄是在不受日光的照射和适当的温、湿度条件下培育出来的黄色蒜叶蒜薹是大蒜的花茎.蒜苗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它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蒜苗的功效与作用

蒜苗中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它的辣味主要来自于其含有的辣素,这种辣素具有醒脾气、消积食的作用。还有良好的杀菌、抑菌作用,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据《本草纲目》记载,蒜苗具有祛寒、散肿痛、杀毒气、健脾胃等功能。蒜苗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对预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

蒜苗的做法大全

蒜苗火鸡排

原料:蒜苗1小根,洋葱1个,番茄1个,火鸡肉150克(大腿部分的厚肉块),油数滴,盐,粗磨的胡椒,即溶高汤粉1/4茶匙,水140毫升,法式鲜乳酪1汤匙,芥末1茶匙,法国面包1块(或是马铃薯、米或面一份)

蒜苗火鸡排做法

1将蒜苗清洗后,切成5厘米的长段。去皮的洋葱,切成圈。把清洗过的番茄,去除蒂梗后,切块。在整块火鸡肉上抹油,放在不沾锅中用大火煎2分钟,然后换中火继续煎8分钟。加盐和胡椒后,包上铝薄纸保温。

2将洋葱圈放入热锅中,炒2分钟。加蒜苗和番茄块,略炒一下后,将水、即溶高汤粉倒入锅内,均匀搅拌,小火煮5分钟。接着放入法式鲜乳酪和芥末,再煮3-5分钟,直到汤汁呈黏稠状。加入盐和胡椒调味。

3把肉块切成厚片,肉汁倒入蒜苗中。肉片铺在盘中,然后蒜苗摆在肉片旁。配上法国面包,即可食用。

蒜苗五花肉

蒜苗五花肉原料:带皮猪五花肉500克,蒜苗250克,葱花、酱油、花生油、盐、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带皮猪五花肉洗净,下入开水锅中煮至八成熟,捞出晾凉切成厚片;青蒜苗洗净切小段备用。

2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花爆锅,倒入肉片翻炒至卷缩,加入青蒜苗、酱油、盐、料酒、味精翻炒几下,出锅装盘即可。

特点:色泽油亮,肉片滑软,蒜味浓郁。

【2】艾条灸法:

1、纯艾条灸——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

2、药物艾条实按灸法——包括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神灯照灸法、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阴症散毒针、艾火针衬垫灸。

3、隔药灸法——包括隔核桃壳灸、隔蟾酥皮灸。

4、无烟灸法。

【3】其他灸法

:还有艾饼灸法、艾熏灸法、温灸器灸法、温针灸法等疗法。

第二大类:非艾灸法

【1】天灸法:

是用对皮肤有刺激的药物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而起到治疗作用。包括毛莨灸、旱莲草灸、吴茱萸灸、斑蝥灸、白芥子灸、甘遂灸、蓖麻仁灸、威灵仙灸、巴豆霜灸等。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择穴位,方可取得预期疗效。

2、水泡挑破与否均可,但要注意预防感染。

【2】敷药灸法:

是用药物涂敷穴位或患处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胡椒灸、马钱子灸、鸭蛋子仁灸、细辛灸、五倍子灸、生附子灸、食盐灸、天南星灸、生姜灸、丁桂散灸、蒜盐灸等。

【3】其他灸法:

还有化学灸法、药熏蒸气灸法、冷淋灸法、灯火灸法、硫磺灸法、黄蜡灸法、桑枝灸法、桃枝灸法、竹茹灸法、麻叶灸法、药捻灸法、烟草灸法、线香灸法、火柴头灸法、铝灸法、药锭灸法、麝火灸法、电热灸法等多种灸法。

中医针灸养生 教你针灸美容祛斑的方法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常见方法之一,而且它的疗效还非常的明显。但是大家知道吗,针灸不但可以治病,而且还能够美容祛斑,相信也有不少爱美的女性朋友都知道这点,那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一下针灸是如何美容祛斑的吧!

中医针灸

针灸治疗黄褐斑

1、肝瘀气滞:必须取任脉经穴

取行间、气海、太冲、三阴交,两组穴疏通气血荣面祛斑。胸胁胀满加章门,腰膝酸软加肾俞。

2、肾虚火旺(肝肾阴虚)

取肝俞、肾俞、足三里、关元、命门。(益精血,补肝肾)以上各穴补养肝肾调理气血,养阴退斑。

3、脾虚湿阻

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随症取穴腹胀:下脘、气海;便溏:天枢。除此以外还在皮损部位针刺或围刺主要是疏通局部气血。还可随证加服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等。1疗程10次数每次20-30分钟开始隔天一次。

中医辨证分型

1、肝郁气滞:颜面有斑块,腰膝酸软,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质暗或有紫斑块,苔薄细,脉沉细。

2、肾虚火旺:颜面有斑,有时有些黑褐色斑块,有的也伴有腰膝酸软,倦怠无力,质红少苔脉沉细有时数。

3、脾虚湿阻:面斑呈黄褐色,纳呆脘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有时弦。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以下病机有关

1、情志不随,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不能上荣于面;

2、饮食不节制,对脾胃有一定的损伤,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畅,颜面失养。

3、年老精亏,肾阴亏损,导致虚火上炎,肌肤失养,肾之本色泛于颜面;

4、腠理受风以致气血不和、不能濡养颜面。

临床表现:淡褐色或是褐色斑块,形状不规则常对称分布在唇周、额头、颧、颊、鼻、眼角、太阳穴等处,有的呈蝴蝶形,无自觉症状,初期有的患者有些发红而且淡淡的斑不会被发现一经发现已经长了很长时间,春、夏季加深、秋,冬季变浅。

治疗黄褐斑的自我调护

1、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含维C多的食品;

2、作息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3、要保持心情舒畅忌忧思,恼怒;

4、避免日光晒。

5、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6、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7、忌滥用化妆品。

针灸美容

针灸美容法,是我国医药学家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容疗法,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⒈整体治疗,适应证广,疗效持久

整体美容是针灸美容法的指导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颜面、皮肤、须发、五官、爪甲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这些部位的盛衰直接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况,皮肤白嫩、面色红润、体格健壮是健康美的标志,也是脏腑、经脉功能正常、气血充盈的表现。

整体美容可以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因此,不仅适用于祛除痤疮、黑痣,消除皮肤损害及肿物等,还对慢性的形体改变和顽固的皮肤病变有效,如肥胖、银屑病等,对一些急性传染性的影响容貌的病症如红眼病、痄腮、丹毒等亦同样有效。

用针灸疗法进行美容,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神经、体液、内分泌、免疫等与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有非常密切关系的因素,从根本上保证了美容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针灸美容法使用的医疗工具简单,只需不同规格的针具、火罐和艾条等,再配以磁贴器、注射器、电针仪和激光仪等,用酒精、碘酒消毒穴位皮肤后,即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凡掌握一般针灸操作技能的人,皆可以学习使用针灸美容的方法。

⒊经济安全,副作用

针灸美容法是在体表进行各种安全、简便、痛苦少的物理疗法,如针刺、拔火罐、艾灸、穴位磁疗、激光照射等等,一般不破坏皮肤结构,不遗留创痛。较之复杂的外科整容术和众多的化学合成的美容品,针灸美容成本低、费用少、副作用很少。

针灸美容都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针刺、艾灸经穴来调整经络气血、对人体一定的穴位进行适量的刺激、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借以协调脏腑、濡养面部皮肤,达到美颜润泽的目的。《灵枢·经脉篇》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经络的调整作用是针灸美容的基础。但针与灸是有所分别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工具、手法和形式的不同。针法是用不同的针具刺激人体的经络俞穴,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灸法则是采用艾绒灸于某些穴位,借助于药物烧灼、熏熨,给经络以温热持久的刺激。在实际运用中,二者常配合作用。

由于经络的调整作用是针灸美容的基础,而中医五脏六腑都通过经络互相连接在一起而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因此,从这一点意义来讲,全身的每一条经络都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但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下经络对美容更为有效,它们分别是:

①足厥阴肝经:“肝藏血,主疏泄”。肝既是人体的血库,又对全身的血液运行、分布起调节作用。若肝血不足,面色晦暗者,可刺激肝经。

②足少阴肾经:“肾藏精,为人体先天之本”,肾维系五脏阴阳和收藏五脏六腑之精,肾阴肾阳直接决定脏腑功能的盛衰,对人体的整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③足阳明胃经:其经脉行于人体面部,胃为水谷受纳之腑,与气血的化生有密切关系,如胃弱,气血性化失司,面失气血的滋润而面色无华。

④手少阳三焦经:调节体内代谢,其循行于人体头侧面,如头侧面美容可刺激此经。

⑤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大小肠经对水液的分布、水谷精微的吸收以化生气血有重要作用。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所以美容与大小肠密切相关。

4、针灸美容疏散法

针灸美容疏散法是一种以针浅刺皮肤的方法。风、热之邪在浅表的皮毛部,用浮浅的刺法来疏风散热,驱除外邪。针灸美容疏散法常用针具为美容针、皮肤针等,多用于治疗皮肤损美性疾患,美容针多用于面部。

5、针灸美容清利法

针灸美容清利法是以综合各种针刺泻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刺方法,用之可清利外邪,常取穴位如大椎、十宣、曲池、阴陵泉等。本法以泻法为主,刺激量较大,本法多用于治疗因湿、热、毒引起的损美性疾患。针灸美容清利法适用于体质较好的患者。

6、针灸美容调理法

针灸美容调理法是以针刺平补平泻手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刺方法。用于可平衡阴阳、内调脏腑,从整体上调整人体使之趋于平衡状态,从而达到体健、体美。常用穴位如百谷、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等。本法以平补平泻为主,刺激量较清利法稍弱。针灸美容调理法适用于气血瘀滞或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的损美性疾病。

7、针灸美容补益法

针灸美容补益法是以综合各种针灸补法为主而形成的一种美容针灸治法。用之可补益脏腑气血之不足,养颜驻容,延缓衰老。针灸美容补益法适用于久病或各种虚证引起的损美性疾病。

中医艾灸疗法是调理痛经的好方法你值得尝试

妇女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胀痛、或痛引腰骶,称为痛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青年妇女,又称功能性痛经。而后者是指由慢性盆腔炎、生殖器的器质性病变(如炎症、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的痛经,多见于育龄妇女。艾灸理疗养生费用,襄阳艾灸养生加盟馆为您分享中医艾灸疗法是调理痛经的好方法你值得尝试

【病因病机】

1.气滞血瘀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受阻,经血至于胞中而生腹痛,或生产余血内留,蓄而成瘀,不通则痛,导致痛经。

2.寒湿凝滞久居湿地,或经期淋雨,或产后受湿邪,致寒湿客于胞宫,血为寒凝,寒凝湿滞,行经时气血壅滞,不通则痛。

3.湿热蕴结经期、产后、湿热之邪内侵,或内蕴湿热与血相结,湿热蕴结而阻滞胞宫,从而导致痛经。

4.肝肾亏虚平素体弱,或多产房劳,或大病之后,损及肝肾,气血亏虚,胞脉失养,不荣则痛。

【辨证论治】

根据疼痛发作的时间、程度、性质,辨别寒、热、虚、实: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多属虚;疼痛剧烈多属实,隐隐作痛多属虚;疼痛拒按多属实,喜按多属虚;刺痛多属血瘀,胀痛多属气滞;冷痛、得热痛减多属寒;灼痛、得热痛增多属热。临床上常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蕴结、肝肾亏虚证。

一、气滞血瘀

【症候】小腹胀痛,刺痛拒按,经少不畅,血有瘀块。

【症候分析】肝主疏泄,喜条达,肝气郁结,血行不畅,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则小腹胀痛,刺痛,拒按;冲任气滞血瘀,则经少不畅,血有瘀块。

二、寒凝湿滞

【症候】小腹冷痛,或绞痛拒按,得热痛减,形寒肢冷。

【症候分析】寒客冲任,血为寒凝,瘀滞冲任,经行之际,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则小腹冷痛,或绞痛拒按;得热后寒凝稍通,则得热痛减;寒伤阳气,阳不得布,则形寒肢冷。

三、湿热蕴结

【症候】小腹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色黯红,紫稠有块,有热感。

【症候分析】湿热蕴结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行之际气血下注冲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则小腹灼痛拒按;胞脉系于肾,湿热阻遏腰部经脉,则痛连腰骶;血为热灼,则经色暗红,质稠有块,有热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